九五皇汉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皇汉 汉服 美食
查看: 3907|回复: 0

葬礼习俗2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1046

帖子

967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1
发表于 2018-11-18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华人风俗

    传统华人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1.1 江汉平原:红白喜事一样锣鼓

江汉平原上人们娶亲一般是又吹喇叭又打锣鼓,为死人送葬只打锣鼓不吹喇叭,但潜江浩口镇一带风俗特殊,不管是娶亲还是送葬,只打锣鼓不吹喇叭。

传说,从前潜江有个县太爷是有名的色鬼,一听见娶亲的喇叭响,就吩咐手下人把新娘子拖进县衙过一夜,许多青年男女与之抗争丢了性命。

有一位穷秀才娶媳妇前灵机一动,用送葬鼓乐迎亲,即娶亲时只请打锣鼓的、放鞭炮的,不请吹喇叭的。果然,穷秀才平安地娶回了媳妇,县太爷却全然不知。

后来人们就学着穷秀才的样子娶亲,时间长了逐渐成为风俗传承到今。现潜江一带依然娶亲时不吹喇叭。

1.2 荆州:阎王请喝忘魂汤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荆州各县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据说阎王爷派阴差“无常”专门摄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销了的人。因此,松滋县有这样一个习俗:病人弥留之际,其亲属要请健壮男子手执刀剑,围坐在病床前,还在床上罩上渔网,说这样可以阻止“无常”接近病人。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却刻在门外烧“落气纸”,这是给阴差送的草鞋费,让他在押送阴魂时不要太粗野;人们还要请僧道“开路”,烧纸轿、纸马供死人代步用;“开咽喉”目的是让死者在阴间也能进食。

仙桃地区还有这样一个风俗,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几片茶叶。传说,人死了后也不忘亲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见阎王。阎王就做了一种“忘魂汤”,又在汤里放上几片茶叶,派夜叉端去劝死者喝。死者口哭干了,以为端来的是茶,接过就喝,结果这一喝把什么都忘记了,乖乖地去见阎王了。

这件事不知怎么让死者的家人知道了,他们不愿意死者忘记自己的亲人,就设法糊弄夜叉。事先在死者嘴里放上几片茶叶,待夜叉来劝喝“忘魂汤”时,看见死者嘴里有茶叶渣,以为已经喝了“忘魂汤”。这样死者也就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了。

1.3 鄂东北黄冈:夫亡丧妻哭姐妹

鄂东北黄冈有一个奇特的风俗,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还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们在哀诉哭泣时,总是一口一声“我的姐妹呀!”为什么不称夫妻而称姐妹呢?据说这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

相传盘古开天劈地时,世上还没有人。盘古琢磨着怎样造出人来,一抬头看到太阳和月亮兄妹俩,就要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

月亮妹妹性情乖巧,听了盘古的话,吓得脸色发白,忙躲到树林里去了。太阳哥哥脸色绯红,冲着盘古说:“我们是兄妹,怎能结为夫妻?”盘古说:“世上没有人,要你们太阳月亮做什么事?这样吧,我这里有一副石磨,你们一人拿一块磨,从天上往地下滚,要是磨合在一起,你们就结为夫妻;若磨合不到一起,你们就还做兄妹”。太阳这才点头同意。

盘古将磨交给太阳和月亮,他们提起往下一滚,盘古暗中用手一点,滚下去的磨正好合在一起。盘古说:“这是天意,你们只好这样办。”太阳还在犹豫,怕后人笑话,盘古给他一把针说:“要是有人敢看着你笑,你就用针扎他的眼睛。”

太阳哥哥和月亮妹妹结为夫妻。此后,世上夫妻都称为兄妹。后人也不敢看太阳,一看眼睛就针扎样疼。

1.4 满梅:将逝世者捆在椅子上

在满梅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即人死后要把尸体扶到椅子上坐着,还要用一根绳子捆起来,死者面前再放一张小方桌。 为什么有这样的习俗呢?

据说从前有一个媳妇常虐待婆婆,婆婆年纪老了只好忍气吞声。

不久,婆婆死了,尸体被放在椅上坐着,亲戚朋友都来吊丧,媳妇也到椅前哭几声应景。不料婆婆阴魂不散,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把媳妇死死抱住,人们怎么也掰不开。

媳妇知道婆婆死也记住了自己的不孝,只好当着众多乡亲面,将自己如何虐待婆婆之事一一讲出。大家都跪下为媳妇求情,婆婆这才把手慢慢松开坐到椅子上。

后来人们怕再有这样的事发生,就把死人捆在椅子上,面前还放一张桌子挡住,这样死人也就跳不起来了。

1.5 土家人:欢喜跳丧送亡人

跳丧是土家人特有的丧葬习俗,又叫“散忧祸”、“撒尔活”。这种在亡灵前跳一夜丧鼓舞的习俗,据说是由巴人传下来的。

在土家山寨,不论哪家死了老人,乡邻们都不顾劳累从各家赶来,为亡人跳一夜“撒尔活”。长阳就有这样的歌谣:“半夜听到丧鼓响,不管是南方是北方,你是南方我要去,你是北方我要行,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丧鼓送人情。”死者的家人也早早地准备好姻酒,腾出跳丧的场子,将亡人的棺材停放在堂屋正中,在棺材的左前方放一个自制的大牛皮鼓。

随着门外“嗵、嗵、嗵”三声铳炮响起,一班班男女老少涌进堂屋,他们在棺材前的空地上互相邀约,踩着鼓点边歌边舞。他们的头、手、肩、腰、臂、脚上下一齐协调动作,跳着变幻多姿的舞步。他们时而相互击掌;时而绕背穿肘;时而扭肩擦背;时而嘴唇触地衔物,说是“燕子含泥”;时而蹲下踮脚打旋;时而相互嬉戏;时而沉默;时而呼啸唱和。是欢乐还是悲哀,难以说清。不过土家人有这样一个习惯:热热闹闹陪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

1.6 武汉:清明扫墓奇观

每当清明前后,一向冷清寂静的石门峰、扁担山、九峰等公墓区顿时热闹起来。车声、鞭炮声、哭声、嬉笑声以及小商贩叫卖香烛、纸线、食品的吆喝声遍于四野。只见满山烟雾缭绕、火光点点,从山脚到山顶布满了人群,形成了武汉地区独特的祭扫习俗景观。

武汉人最看重的是庙祭和山头祭。从前富裕人家要烧91斤纸钱,表示对死者“九死一生还”的寄托,还要点9柱香、9支红烛,供奉的食物由必须有肉包子和香饼,以使死者在生还转世步出阴间时免受恶狗的缠噬。

当然,这些老规矩如今大多已不复存在了,但武汉人还是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只是在形式上加以变异。如扫墓时携同家人和朋友踏青,祭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吃一笼酒菜或面包冷饮,然后春游踏青,边聊边挖野菜,据说这种野菜吃后可使人避邪防病。有的人家并无家人坟冢,但也随扫墓人流来到郊外,选择一环境优雅之处,用树枝就地划一圆圈,权当祖宗之墓烧纸焚香,然后席地而坐野餐,最后踏青于郊野。这样的人家是以祭扫为次,郊游为主。

    2. 悼词挽联

    2.1 挽幛

挽幛又叫祭幛,用以悼念死去的近亲好友的祭品。

通用、男丧、 女丧、 伯叔父丧、 伯叔母丧、 姑母丧、 夫丧、 妻丧、 兄弟丧、 姐妹丧、 岳父母丧、 舅父母丧、 外祖父母丧、 老师丧、 好友丧。

2.2 挽联

挽联也是祭文的一种,是为表达对死者的祭悼之情而写的对联式文体。 现当代常用的挽联主要有以下一些:

通用、 男丧、 女丧、 挽父联、 挽母联

通用挽幛词

松柏长青、 精神长在、 音容宛在、 福寿全归、 一别千古、 含笑九泉、 长辞盛世、 硕德流芳、 梓里同悲、 人琴已杳、 愁云寂寞、 云压青松

男丧挽幛词

松柏节操、 齿法兼隆、 大德流芳、 硕德流芳、 南极星沉、 高风亮节、 誉满桑梓、 德昭梓里、 浩气长存、 仁风永存、 忠厚楷模、 桑梓共悲

女丧挽幛词

母仪千古、 母仪不再、 母仪足成、 母道犹存、 懿德犹存、 懿训难忘、 懿范长留、 懿德流芳、 慈容苑在、 芳容永存、 女史留芳、 坤仪足成

伯、叔父丧挽幛词

合族同悲、 犹子同悲、 同室衔悲、 悲失乔松

伯、叔母丧挽幛词

痛失慈萱、 婺宿夜沉、 比儿肠断、 犹子兴悲

姑母丧挽幛词

大姑山圯、 门楣风冷、 姑山失望、 姑山倏陨

夫丧挽幛词

痛失良人、 夫山雾暗、 失仰终身

妻丧挽幛词

断机人去、 炊臼梦来、 锦机声寂

兄弟丧挽幛词

痛失手足、 如折我手、 雁行失序、 雁行失翼、 风寒姜被、 杜宇声寂

姐妹丧挽幛词

绝云归妹、 不见姐归、 姐妹花残、 泪洒同根、 痛萎连枝、 左芬何之

岳父母丧挽幛词

望岳兴悲、 丈人峰坠、 泰岳峰颓、 泰岱云封、 吾将安仰、 痛失东床、 泰山断流、 哀及东床、 泰水西归、 半子无恃、 恩同生我、 外氏萱凋

舅父母丧挽幛词

渭阳失望、 音断渭阳、 泪洒西州、 痛切西州、 宅相增悲、 熟襄吾舅

外祖父母丧挽幛词

典型莫仰、 如失重闱、 难纾母戚

老师丧挽幛词

痛失师表、 教诲犹闻、 桃李含悲、 坐失春风、 手泽空存、 立雪神伤

好友丧挽幛词

痛失知音、 痛殒知心、 山阴闻笛、 牙琴谁听、 他山望断、 安得钟期

2.3 挽联

通用联

丹心照日月 正气炳乾坤

寿终德望高 身去音容存

高风传乡里 高节昭后人

松柏长耸翠 金柳动哀情

痛心伤永逝 挥泪忆深情

天不遗一老 人已足千秋

一生俭朴留典范 半世勤劳传嘉风

桃花流水杳然去 明月春风何处来

白马素车愁入梦 青天碧海怅招魂

滴滴鼓乐滴滴泪 声声哀痛声声愁

九泉忠骨留千古 一世英名垂万年

明月清风怀旧雨 青山碧水念深情

想见音容空有泪 欲闻教训杳无声

扶桑此日骑鲸去 华表何年化鹤来

悲音难挽流云住 哭声相随野鹤飞

永别儿孙功业在 长辞人世遗风存

高山巍巍英名不朽 清水淙淙精神长存

群山披素玉梅含孝意 诸水悲鸣杨柳动伤情

男丧通用挽联

椿形已随云气散 鹤声犹带月光寒

毕生正直无私 一世勤劳可风

女丧通用联

身似芳兰从此逝 心如浩月几时回

瑶池旧有青鸾舞 绣幕今看白鹤飞

挽父联

百呼不梦严父梦 千载难忘养育恩

思亲蜡尽情无尽 望父春归人未归

挽母联

人间慈母去 天上大星沉

母魂已逝空增泣 儿泪常流难报恩

3. 丧礼奇观

    历史上,人们处理先人遗体的方法颇多样化,一般是与不同地方和民情惜惜相关。我们较为知晓的有火葬和土葬,可在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尚保留着一些特别又传统的葬礼仪式。以下介绍几种较为特别的:

将尸体喂洒飞禽 - 天葬

不设灵床,不着丧服,坐尸于柜中 - 柜葬

随牛马车载之于荒野 - 荒葬

残酷的古代葬俗 - 殉葬

肉体已死,无须穿衣 - 裸葬

与大自然融成一体 - 树葬

将棺材置于岩面或岩洞、岩缝内 - 悬棺葬

3.1 天葬

流行于藏族的一般平民。死后请喇嘛念经,由专司天葬的“惹甲巴”将尸体搬到一定的地方,再用斧剁碎,伴以酥油、(米咎)粑面,洒喂飞禽。食尽则谓之“升天”。如果多日未食尺尽,则再请喇嘛诵经超渡。今日仍有流行。

3.2 柜葬

流行于蒙古族地区。葬式简单,不设灵床,不着丧服,无棺椁衣衾,亦不祭奠,富裕人家仅制一木板柜,下方上尖,死者着常服,缠以白布,坐尸于中。然后以浮土掩之,富贵者则择地作坟,柜葬其中,外则砌之以砖。贫穷者无力制柜,以柳编筐,裸体或略蔽布,置于筐中葬之。

3.3 荒葬

古时流行于蒙古族。一般为贫穷之家,将死者尸体以牛马车载之,疾驰荒野,不择路,等到尸体颠扑至地,即为安尸之所,三日后往视,如为鸟兽攫食,则以为生前无罪慝,不然,即以为天不见纳,子孙同感忧伤。

3.4 殉葬

是古时流行的葬俗。即以生人或器物从葬。古礼殉葬,用涂车刍灵等明器埋于冢中,亦有用人殉者。《诗秦风黄鸟序》载:秦穆公死,以子车氏之三子为殉葬。孔子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自周代以后,以木刻人殉葬。亦有以纸糊院宇楼阁焚之以为葬礼。

3.5 裸葬

流行于高山族。即将死者衣服脱去,裹以鹿皮,然后由亲戚四人抬至山上,展开鹿皮,再将衣服覆在身上。意为肉体已死,不须穿衣,所以奉衣于灵魂,使灵魂穿着。

3.6 树葬

又称风葬。用棺木盛死者尸体,或用柳条、树皮裹死者尸体,然后架棺或尸体于树上作日晒雨打,使尸体腐烂。

3.7 悬棺葬

古时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山区居民。死者入殓后,将棺材置于岩面或岩洞、岩缝内,或在峭徒的岩壁上凿洞插椿,将棺材置于其上,以示尊敬祖先。

   4. 禁忌避讳

   为华人的丧葬活动中,为了达到祭祀的效果和目的,人们设计了许多禁忌规约。这些禁忌规约,都是不能违反的,否则就会触怒神灵,也是对逝世者不敬。以下是一些较常见的丧葬禁忌:

4.1 忌双日出殡

是古时普遍流行的禁忌习俗。以为双日出殡有死两人的意味,因而出殡时必择单日,忌于双日举行。

4.2 灵前忌猫

是古时普遍流行的禁忌习俗。死者于出殡前,停尸守灵,忌猫接近,认为猫触及或跳越尸体,死者会骤然直立,祸害家人。

4.3 忌理发

是古时普遍流行的禁忌习俗。家中如有人去世,男人在一个月内不得理发、刮脸,一般是在长辈亡故时,由晚辈恪守,以为头发受之父母,先亲去世,留发以示哀痛、孝行与思念。另有地区认为是旨在改变自己形貌,使亡灵不能辨认,以避免灾祸。此外,尚有认为婴儿出生后百日始能理发,否则会有夭折之祸。

4.4 忌泪洒尸身

古时流行于安徽及其他地区的禁忌习俗。家中如有人死亡,为死者穿衣服时忌悲泣,以免泪洒尸身。否则,认为死者骤然挺立或成僵尸。因而成为禁忌。亦有忌猫经过死者尸体之说,否则会有相同后果发生。

4.5 忌日禁乐

是古代时普遍流行的禁忌习俗。即亲丧(亲亡)之日,忌举吉事,如饮酒作乐等,俗称为“忌日”,或称“忌食”。《礼记-檀弓上》云:“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此乃礼仪与人伦之常,历代相沿成俗,今日仍然流行。

4.6 忌正午出殡

是流行于黎族地区的禁忌习俗。黎人家中如有人去世,多于上午死下午葬,或下午死次日葬,在家停尸时间甚短,但忌于正午时分出殡。认为违忌时会招致凶灾。

4.7 忌棺从门出

是古时满族地区流行的禁忌习俗。认为门是供人出入之所,忌死人通行,否则以为不吉,因有从窗户出棺的习俗。 4.8 忌火葬 是古时藏族地区流行的禁忌习俗。藏族大活佛,大喇嘛或部落头人去世时用火葬。亦有不分男女或尊卑普遍均用火葬的。但是,在田禾生长的季节里则禁忌火葬,如犯忌时,认为会收成无获,人畜遭灾。

   5. 祭奠礼仪

    丧葬礼,是整个人生礼仪中的最后一项仪式,它表示一个人走完了自己的全部旅程。自古来,华人丧礼繁杂且隆重,其核心所注重的并非仪式或陪葬品,而是一种重人伦的丧礼精神 - 慎终追远。 以下所列明的是现今城市居民普遍采用的丧葬祭奠礼仪方式,其程序如下:

5.1 送殡仪馆

丧家用电话通知殡仪馆或死者生前所在单位派车接送死者家属护送尸体去殡仪馆。由馆方专业人员为死者修容更衣,使死者保持安详整洁的仪容,以减轻亲友悲痛之情,同时进行冷冻防腐。

5.2 亲属带孝

一般只是死者的近亲带孝,按死者性别男左女右以黑布缠于一臂,不再穿服戴孝帽了。

5.3 报丧

通知近亲好友,使能奔丧。 5.4 发出讣告 人死后两三天内向亲友和社会报告死者姓名、死亡原因、时间、地点和举行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仪式的时间、地点。

5.5 举行追悼会

追悼会会场要布置得庄严肃穆。会场正中墙上悬挂蓝布横额,上贴“XXX追悼会”。两侧摆放花圈和悬挂挽联、挽幛,花圈中贴上一个较大的奠字,两边分别挂上死者头衔和送花圈者具名的长白条纸。参加追悼会的人要臂带黑纱或胸佩小白花。 追悼会仪式一般为:

⑴追悼会开始,全体肃立。

⑵奏哀乐,鸣炮。

⑶向遗体致敬、默哀。

⑷致悼词。

⑸宣读唁电、唁信及送花圈、挽联、挽幛的名单。

⑹家属代表讲话。

⑺向遗体告别,列队慢步经遗体前并鞠躬。

⑻秦哀乐,鸣炮,散会。

5.6 火化

举行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后,即进行火化。

5.7 骨灰处理

火化之后,将少许骨灰盛入骨灰盒内的塑料袋中,再装入骨灰盒里。骨灰盒可寄放在殡仪馆专设的存放大厅内,也可以带回家中保存或营建坟墓安葬,有的则埋入墓地,有的遵照死者遗愿将骨灰撒向江海大地。

5.8 家中纪念

追悼或向遗体告别并火化之后,丧事即已办告一段落。遗属清理挽幛、挽联及其他祭品,分给子女留作纪念和作为日用物品。一般在家中厅房悬挂饰以黑纱的死者遗像作为纪念,保持一年。

5.9 清明祭扫

每到清明时节,亲属到殡仪馆看望和擦净骨灰盒,以表对先人的思念,也有将骨灰盒从厅堂领出置于空地上,以死者生前喜爱的菜肴饭食进行祭祀,并鸣炮鞠躬致敬。也有作跪拜和烧化纸钱的,但为数较少。祭祀完毕,仍送回大厅存放。如果是已埋入坟中,则到墓地进行扫墓祭墓。

(文章经过重新整理)





上一篇:中国民俗中的狮子
下一篇:春节忌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五皇汉网

GMT+8, 2024-5-4 20:35 , Processed in 0.052618 second(s), 22 queries .

九五皇汉 复兴华夏

© 反对对汉文字狱,本站畅快发感想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