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皇汉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皇汉 汉服 美食
查看: 3678|回复: 0

中国历史上的武科举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1046

帖子

967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1
发表于 2019-7-30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武科举,很多人会想起影视剧里的“打擂比武”,朝廷摆下擂台,天下高手云集京城,你方挑战我登场,最后击败所有对手的人就是“武状元”,整个过程真是精彩极了。可实际上,按这种选武林盟主式的方式选出的“武状元”是根本不能胜任统兵作战任务的,最多能当个大内侍卫。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武科举是如何为国家挑选将才的。
       隋文帝创立科举制度,打破了以往贵族门阀垄断官场的局面,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考试走进仕途。不过当时的科举只有文科。武官仍是由勋贵世袭或由士兵中提拔(即“行伍出身”)。700年,武则天下令开设武科举,由兵部主持选拔将才。考试内容为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当时的武举成绩最优异的称为“异等”。唐朝名将郭子仪即是开元初年的武科“异等”。他在安史之乱中临危受命,率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功居平乱之首。后又击败吐蕃的进攻,数次挽救大唐于危难之中。官封中书令(宰相)、汾阳郡王,去世后谥“忠武”,配享太庙。可以说是历代武举出身的将领中功勋最为显著者。唐肃宗设立武学,建立武庙,以西周名臣姜太公为“武成王”,与文庙中的“文宣王”孔子并立,标志着对武官的培养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宋朝建立后,进一步规范了武科举的制度,考试内容除了武艺和体力外,还要考“策”(就时政提出建议)或对兵法书籍的熟悉程度。宋神宗钦点《六韬》《孙子兵法》《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书作为武学教材,称为“武经七书”。1078年,《大小使臣试弓马艺业出官法》规定:第一等,步射1石弓,10发3中;马上能射7斗弓,并掌握5种马上格斗武艺;《孙吴兵法》10道题答出7道的,“时务边防策”5题 “文理优长”,法律题10道答出7道,就可以出任低级武官。第二等步射8斗弓,10发2中,马上能射6斗弓,有3项马上武艺,答出一半兵法题目和法律题目,可以见习低级武官。第三等,步射6斗弓,10发1中,只有两项马上武艺,兵法、法律只能答3题的,记录在案。每3年考试1次,任命武官不过30人,后来逐步增额,以至于3人取1,每次都有百人入流,比文科举得官还容易。1110年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10人,其余的入武学继续学习。 宋神宗年间开始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为福建人薛奕,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
  南宋进一步改革,1135年开始由皇帝亲自 “廷试”,合格的都赐予武进士,授予武官衔“保义郎”、“承节郎”等名目。但实授的职务往往并非军官。1166年武举进士也仿效文科,有第一、二、三名的排名。以后又规定参加廷试的都必须由各地方长官先行选拔,作为“武举人”保送朝廷。这样以来,武科举体系与文科举体系基本相同。1177年明确武状元愿意从军,授予正将之职,第二、三名副将,第四、五名准备将。
        蒙元时期军官皆由蒙古贵族出任。武举、武学皆被废止。明朝建立后重新设武学、武科举,但废武庙。在京师以及卫所设置武学学校,训导军官子弟。凡10岁以上应承袭军职的子弟的应入学学习。教材为《武经七书》。地方青年可以通过考试获得武学学生资格,号为武生,与文科举生员(俗称秀才)相同。武科举制度与文科举相仿,武生通过乡试(省级考试)成为武举人,可以到京师参加会试。会试内容曾规定,“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就不可试弓马。但以后改为三场考试,第一场试“马上箭”,射35步远的靶子,“步下箭”,80步的靶子;第二场试勇力,包括举重、舞刀等;第三场是笔试。每3年会试一次,录取进士定额为100人。由于明朝武科举制度比较长久,武科举出身的军官相当多。比如明中期抗倭名将之一的俞大猷,就是武科举出身。他“少好读书”,学《易》又学剑。考中秀才后因家境穷困,在父亲死后,承袭了父亲“百户”世职。不过他并不甘心,1535年考中武进士,被授予“千户”军职,守御金门。而后长期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靠战功由都指挥佥事、参将,逐步升迁为备倭都指挥、总兵官。堪称是武举出身军官的典范。明代中前期的武举考试没有殿试,因此没有状元、榜眼、探花等的封号。明末崇祯帝锐意求治,想要提拔武科。正值1631年武会试因为考官不公,引起武举人聚众闹事,崇祯帝派人复查,发现武举中能够挥舞百斤大刀的只有两个人,而其中居然有一个人没能中进士。崇祯帝下令将考官革职查办。另外派人重新主持考试,录取100名,仿照文科举形式,也分为三甲。崇祯帝亲自调阅前30名考卷,钦定一甲3名。头甲头名为状元,他就是来聘,是能够挥舞百斤大刀的武举之一。当即授予来聘为副总兵。这个明朝第一个武状元果然也能够为大明尽忠,三年后就在攻打孔有德叛军盘踞的登州时,身先士卒,战死在城头。 当然不是所有的武科举出身军官都会这样忠心耿耿。明末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也是一个武举出身的军官。
        满清入关后,为笼络汉人士子,也开设科举考试,武科时停时续,没有定制。会试及格后进入无淘汰的殿试,排出三甲名次,一甲3人,和文科举一样有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武乡、会试都分内、外3场。首场马射(35步远靶子,10发3中),二场步射(80步靶子,10发2中)、技勇(拉硬弓、舞大刀、掇重石),三场是内场,考策论(首题用《论语》、《孟子》,次题用《孙子》、《吴子》、《司马法》)。然而清代的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是文武壁垒森严,再加上清代有武举但无武学,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武举中内场策论成绩往往很差,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经常败于内场,于是后来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这样一味迁就,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当时社会上歧视武人之风很盛,经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们看成是粗人的代名词,武举的社会地位也大不如前了。由于八旗军官皆为世袭,武举中选拔的军官主要在绿营军供职。清初明确,一甲进士或授副将、参将、游击、都司,二、三甲进士授守备、署守备。以后武状元授一等侍卫,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二、三甲进士授三等及蓝翎侍卫,获得这些官衔后,再到兵部选实职官。 就清朝制度而言,规定武科举出身的军官只是“杂途”出身,升迁不如“正途”行伍出身的军官顺利,正好和文官的情况相反。只有不到30%的军官是由武科出身。
        鸦片战争以后,武举人材不能适应近代化战争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除了长矛大刀与坚船利炮之间的差距外,更重要的还是基本素质和军事思想上的差距。然而清廷上下墨守陈规,长期不进行武学改革,武举考试一直被延续下去。直到1901年,武举制度才终于被宣布废止。此时距满清灭亡只有10年了。




上一篇:Call of Duty经典名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五皇汉网

GMT+8, 2024-5-3 04:46 , Processed in 0.045994 second(s), 22 queries .

九五皇汉 复兴华夏

© 反对对汉文字狱,本站畅快发感想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